一、池塘条件准备
(一)清整池塘
清除淤泥:清除塘底过多的淤泥,一般保留5~10cm的底泥为宜。底泥经过冻结、干燥和曝晒过程,能杀死病菌和部分敌害生物,还可使其更容易分解,提高池塘肥力。
消毒杀菌:常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清塘,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。若池塘中螺蛳、泥鳅、水草等敌害生物较多时,可先选择针对性药物清塘,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。要合理安排清塘消毒时间,保证苗种放养时,清塘药物毒性消失,一般生石灰清塘7-8天即可放苗,漂白粉清塘4-5天即可放苗。

(二)培育水质
肥水:鱼苗下塘前3~5天,应依水温按每100平方米池面22.5~45千克的量泼洒粪肥进行肥水,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。同时,要控制轮虫的生物量在20~30毫克/升(7000~10000个/升)的范围内,可通过观察水体轮虫生物量来判断是否达到肥水标准。
注水与调节:鱼苗下塘时水位控制在50~70cm,而后逐渐加水,最后保持水位1.5m左右。前期较低水位可保证水温快速上升,促进鱼苗生长;后期加水可保持水体合适的肥度,控制水体透明度35~40cm,防止水质过肥导致气泡病等疾病发生。日常需通过调节投饵量、施肥时间、加水时间等来控制水质,保证苗种下塘前期水质适当瘦一点,防止气泡病;下塘10天后将水质调节得适当肥一点,促进鱼苗快速生长。
二、优质鱼苗选择
选择正规厂家:要到具有资质的生产厂家挑选体质健壮的优质苗种,确保鱼苗无病害、体表无损、游动能力强等特点。
观察鱼苗特征:优质鱼苗群体颜色相同、无死苗,将鱼苗盛在容器内轻轻搅动,鱼苗能够逆水游泳,单个鱼苗离开水后剧烈挣扎,头尾能弯曲成圈状。
三、科学放养方法
试水:投放鱼苗前1天,将网箱置于池中,放入少量鱼苗试水半天或1夜,如鱼苗安然无恙,再预计养殖鱼苗。
调温:鱼池水温与运输工具内水温不得相差2℃以上,否则应缓慢加水,待鱼苗适应后放养。
合理密度:养殖密度要根据出池规格大小而定。如培育3.3厘米左右的夏花,每667平方米水面养殖15万尾;若一次培育7厘米以上鱼种,每667平方米养殖8万~10万尾等。若池塘条件好,饵、肥料量多质优,混养日期早,培育技术水平高,养殖密度可适当偏大些。
正确放养:先将鱼苗放在盛器内,待活动正常后,泼洒蛋黄水使其饱食,约10~20分钟后,在上风处放苗。放苗时,将盛器倾斜放入池水,缓慢倒出,用手拨散鱼苗。
四、饲料投喂与管理
(一)投喂原则
前期投喂:鱼苗培育前期,主要以培育天然饵料来满足鱼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,如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。后期鱼苗长大后,应辅以商品饵料,数量以刚吃完或略有剩余为度。
不同阶段投喂量:水花鱼苗下塘后就要及时投饵,初期每天用3~4kg/亩的黄豆充分浸泡后打浆,按照 “三边两满塘”的方法泼洒投喂。而后根据水质肥瘦,适当调节投饵量。20天左右可以适当增加菜籽饼、菜籽粕和黄豆一起打浆投喂,30天左右可逐渐驯化投喂粉状配合饲料。
(二)饲料种类
豆浆:施用豆浆不仅可供鱼苗摄取营养,还能迅速肥水。先将黄豆加水浸泡5~6小时,然后磨成浆进行投喂。
有机肥:常用的有机肥有人粪、猪粪和牛粪等。肥水养殖鱼苗,如不施豆浆,第2天就应按每100平方米水面15~22.5千克的量全池泼洒腐熟的有机肥。
人工配合饲料:可选用专门的鱼苗配合饲料,保证营养全面均衡。
五、日常管理
巡查池塘:每天早、中、晚巡塘3次,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、水质变化以及有无病害发生等。特别是在前期的中午巡塘一定要仔细观察,一旦发生气泡病等异常情况,要及时处理。
做好记录:记录好放养时间、放养密度、饲料投喂量、水质指标等数据,以便分析总结养殖经验。
关注天气:注意天气变化对鱼苗的影响,恶劣天气条件下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鱼苗免受伤害。
及时分塘:鱼苗下塘20天左右,规格达到3000尾/kg左右时,要及时分塘或将部分鱼苗销售,防止因鱼苗密度过多暴发病害,同时也可保证合理的养殖密度。
湖北鱼苗养殖需要注意池塘条件准备、优质鱼苗选择、科学放养等多个方面。只有全面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,才能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,为后续的水产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。